我的多巴胺,上瘾,习惯
一。
日常生活中,“让你想要”的念头,吃饭,手机,游戏,做爱,并且去完成这件事情,你会开心,高兴,源自多巴胺这种类型的神经递质,大脑的一种奖项回路。另一方面,对这件事情,这个东西的欲望过多,就是上瘾。对大脑来说,并不知道尼古丁是不是健康的东西,毒品有什么危害,糖对血红蛋白有什么影响;一件事情(或一个东西)让大脑习惯了存在,学习了这个“生存技巧”,大脑就不会再消耗“宝贵的能量”去控制,而是变成自动化的程序,好习惯依旧是好习惯,坏习惯就很难改过来。大脑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了,不再浪费时间。
二。
培养习惯和上瘾的机制是很像的,就是学习中要快乐。下面说说,我们如何结合快乐的“理论”来养成习惯?
1.奖赏预期误差理论:想健身,想写作,不要把目标设得理想化,想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网上收集信息我们往往偏重大而全的,思维清晰的,逻辑线性的知识,类似思维导图,让大众误以为已经明白这些内容,了然于胸,这些都不靠谱,靠谱的是实际上的运动,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深入理解健身内容,一点点发现就会让人很快乐。
2.比较效应:本来以为自己学的知识已经超过很多人了,突然在网上发现牛人会失落,这是正常的,学海无涯,不要弃累。
3.大脑货币系统:在价值观里,“健身”应该优先放在第一位,在大脑有精力的时候去做这件事,不要等到完成生活里的一堆杂事之后。
4.延迟折扣现象:对为什么不对喝水上瘾呢,就是大脑有个货币系统,毒品和手机对大脑来说特别“值钱”,对十分钟后能玩半小时手机,与一天后玩一个下午手机相比,前者大脑“更想马上要”,一点都不想等明天。健身后可以给自己来个奖励,巧克力或者性爱。
上面说的是养成新习惯,下面是另两个大脑的多巴胺机制:高频出现的随机奖赏和享乐适应症。
ps:大部分人对上瘾行为的理解太狭隘了,赞同这句话。
以上笔记出自《大脑修复术》 姚乃琳著
不知道博主有没有看过何同学的视频,他视频里也提到了人们手机成瘾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多巴胺,手机的使用带来了快感,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
回复删除我去搜搜他的频道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