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让内的心理分析和固执观念

弗洛伊德影响太大,大众往往不认识一名叫皮埃尔·让内的心理医生,他最早提出“心理分析”和“固执观念(又称强迫观念)”的理论,下面选自从《怪诞心理学》(冈田尊司著)“,看看让内确认心理分析的契机和关于固执观念

“心理分析”的诞生

不仅将解离现象的心理学体系明了化,而且在治疗方面也取得成功的是继沙可之后的皮埃尔·让内。让内最初攻读的是哲学,成为教授之后才开始转修心理学,进而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让内确立解离现象的心理学理论及方法有一个很重要契机。他在勒阿弗尔的精神病院研修的时候,有一位叫玛丽的十九岁女孩被带进了精神病院,并被诊断为患有重症精神病且不可能恢复正常。

玛丽的症状是一到生理期就会出现痉挛和意识混乱,有时还会恐惧缠身,大声呼叫“血”。当病情发作到顶点时,她还会出现吐血的症状。每当生理期结束,玛丽的症状便会消失,而她对于那段时间的记忆也完全丧失,之后又出现感觉麻痹及手臂肌肉萎缩的症状,左眼也会失明。当生理期再次来临时,这些症状便重新发作。

面对如此困难的病症,天才让内却在没有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让玛丽恢复了正常。

让内试图了解玛丽的这种症状首次出现是在什么情况下。可无论让内怎么询问玛丽,玛丽都说不记得了,想不起来了。

于是,让内便对玛丽使用了当时的医学治疗方法——催眠,然后又问了玛丽同样的问题。催眠状态中的玛丽讲述了她第一次来生理期时的恐慌及之后发生的事情。原来玛丽一直觉得生理期是件很可耻的事情,于是便向人打听不来生理期的方法,打听来的方法就是将身体浸在装满冷水的桶里。尝试这个方法后,玛丽浑身打冷战,意识很快便混乱了,可是这种极端的方法竟然奏效了,玛丽的生理期果真停止了,之后的五年时间里都没有再来。

然而,玛丽十八岁的一天,她的生理期再次到来,而且她开始反复出现之前讲述的症状。让内分析,玛丽的症状是她初潮来临时心理混乱状态的再现,因为玛丽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所以才导致她身上出现这种令人无法理解的症状。

一直折磨着玛丽内心的正是她对于生理期的羞耻及抵抗心理,而且对于用洗冷水浴来阻止生理期的行为,玛丽一直觉得自己做了什么无法弥补的事情。让内用催眠术帮助玛丽在催眠状态中把她的这些想法抹掉了。

让内的这种治疗方法立刻发挥了成效。玛丽在接下来的一次生理期中完全没有出现意识混乱的情况。可是让内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决定让玛丽完全恢复正常,于是继续探寻玛丽身上的其他症状。

结果,让内了解到,玛丽之所以一见到血就感到恐惧,是因为血会让她联想起之前发生的一件惨事。玛丽十六岁的时候曾目睹一位老婆婆从台阶上跳下来自杀身亡,当时她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于是,让内同样用催眠的方法,在玛丽进入催眠状态后暗示她说其实那位老婆婆后来得救了,并没有死。就这样,玛丽的恐惧症也消除了。

然后,让内又试图查出玛丽左眼失明的原因,可是这次要比前两次更加困难,因为事情发生在很久以前,当时玛丽还是个孩子。

让内通过催眠将玛丽带回她五岁的时候,玛丽的左眼在那个时候还是正常的。一定是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终于,玛丽的脑海中浮现出她六岁时发生的事。那时玛丽迫不得已与一个左边脸长满脓包的女孩睡在同一张床上,奇怪的是,之后玛丽的左边脸上也长了脓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让内暗示玛丽,其实那个女孩从一开始脸上就没有脓包。就这样,玛丽左眼的视力也终于恢复正常。

让内还成功地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他不仅拥有丰富的学识,而且名声响彻欧洲。让内把他的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心理分析”。“心理分析”这种我们今天并不陌生的说法,其实首先是由让内提出来的。

两种强迫观念——“固执观念”和“固着”

 让内还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理论:人类行为都是由“潜意识的固执观念”所左右的。“固执观念”这一个词现在也是我们的日常用语了,而首先提出这一说法的也是让内。

“固执观念”,换言之,也可以说是一种“强迫观念”。

所谓“潜意识的固执观念”,就是指自己在不自觉中被一种无意识所强迫。让内认为,人们会从曾经的心灵创伤及受过的打击中萌生出潜意识的固执观念,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行为被这种观念支配,有时这种观念也会诱导自己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弗洛伊德则进一步提出“固着”的概念。“固着”是一种一旦人们在某一发展阶段受到某种心灵创伤,这部分心理力量就停留在这一阶段而得不到释放的现象。也就是说,“固执观念”是一种强迫性思考的心理学概念,“固着”则是一种具备时间性的发展性概念。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孩子在幼儿期受到心灵创伤,他就会在口唇期(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最原始的阶段固着,产生口唇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容易受自身心情的快与不快所支配;如果孩子在训练上厕所的肛门期(约两岁到四岁)受到创伤,他就容易对这一发展阶段产生固着,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

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使得人们能够在更小的范围内理解他所提出的各种概念。而如果把性理论的部分去除,可以说,用“固着”的概念来解释人们拘泥于某一不满足时期的状态确实非常恰当。

另一方面,让内的“固执观念”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意义非凡。如果人们一旦遭受过某种强烈的刺激就会拘泥于由此产生的固执观念这一说法正确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如果刺激是在小时候出现的,并由此给自己的幼年带来极强的不满足感的话,人们就会停留在这一阶段而无法将自身释放出来。

心灵的创伤会萌生出束缚人们潜意识的固执观念,而如果创伤发生在幼年,就会产生出对那一发展阶段的固着。两种都可以说是强迫观念的表现形式。

要想摆脱强迫观念,将自己从固执观念中解放出来,就要从对幼年时期的固着中解脱出来,重新迈上成熟阶段的发展道路。

人有情结,情结也拥有我们

让内的“固执观念”理论被弗洛伊德及荣格所继承,并得以进一步发展。荣格用“情结”一词代替了让内的“潜意识的固执观念”。如今,“情结”一词已经作为日常用语来使用了,但最初荣格所使用的说法是“情感的群集”,之后才逐渐发展为“情结”一词。

正如荣格最初使用的说法,这一用语原本表达的是观念与感情相结合的意思。荣格最早提到情结的存在是在进行词语联想测验时。在实验中,被试者会一个接一个地听到一组词语,然后对每个词语给出一个联想回答。荣格发现,被试者对刺激词的反应,要么是不能立刻回答上来,要么是回答出奇怪的联想词语,如果再次询问被试者所联想到的词语,有人竟然完全不记得自己之前的答案。

通过进一步询问被试者在看到刺激词时联想到的是什么,荣格发现,被试者在回答联想答案时心中总会出现某些自己一直在意或是心存芥蒂的事情。当然,其中也不乏爱、喜欢之类的积极的事情,但更多的是与心理创伤引起的消极情感有关。而且,被试者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经常忘记这一点。

也就是说,当刺激词与被试者心目中一些不愉快的事物相联系时,被试者的行为及思考方式会发生很强烈的变化,而情结也可以说是一种伴有消极情绪的无意识的强迫观念。

无论如何,情结是一种记忆和情感的群集,独立于意识中心的控制,并且情结的产生与早年的创伤经历息息相关。而情结之所以无法受意识中心的控制,一方面是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也与人们经历过的某种外伤体验有关。

每个人心中都有某种强迫观念,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强迫观念的支配和操纵。麻烦的是,大多数时候,当事人都不能察觉到这一点,一直在无意识中被强迫观念支配。

强迫观念可以造成各种各样的异常心理。东电OL杀人事件中的被害女性、岸田秀及甘地等人的内心都存在着某种强迫观念,而无论他们本人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被自身的强迫观念强烈支配,从而迫使自己做出在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中国禁片下载